技术资料

产品合格就OK?这些不注意同样悲催!

时间:2017-11-03 10:27:54     阅读次数:212     打印

   如今,据国四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已过两年有余,但车用尿素仍旧是市场中的热点话题。抛开市场中存在的以次充好、假冒伪劣产品外,即便正规企业生产、品质达标的车用尿素也难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状况,这不免让7月1日即将实施的国五标准显得黯淡无光。

  记者曾不止一次地接到用户反映,在使用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车用尿素产品后,尿素喷射口仍出现了堵塞现象。对此,记者边了解情况,边实地走访,在调查过程中发现,用户所反映问题的关键多出在车用尿素的运输、存贮及加注过程中。
 
      众所周知,车用尿素是由成分为32.5%的高纯尿素和67.5%的去离子水组成,其最佳存储温度约为-5℃~25℃之间。一旦温度低于-11.5℃,车用尿素则会产生结晶,而长期存储温度高于35℃时,则游离氨的成分会增多。另外,当车用尿素长时间暴露于阳光直射下,也容易滋生藻类,从而影响溶液的使用。
 
      据江苏可兰素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建介绍,车用尿素在运输过程中受外界影响较大,不仅要考虑到温度的控制,还要使用适宜的包装、运输材料,以保障产品的有效使用。
 
      其实,车用尿素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仅体现在运输过程中,存贮方面同样关键。
 
      记者在走访市场过程中发现,加油站所售采用小包装的车用车用尿素产品多裸露放置在室外,极易受到阳光直射,且温度难以控制,一旦时间过久,车用尿素溶液内难免产生化学反应,从而达不到使用标准。
 
      不仅如此,即便运输、存贮不发生“意外”,用户在加注过程中的“不注意”也会造成尿素喷射口的堵塞。
 
      积极防范减少隐患
      看到这里,不少用户一定为使用车用尿素的繁琐而感到忧心,其实大可不必。记者了解到,日常加注过程中,用户只需购买合格产品,保证加注的正确性即可。而车用尿素在运输、存贮、加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,生产企业正通过积极的努力,最大限度减少发生几率。
 
      “在车用尿素的生产过程中,我们严把包装质量关,确保贮存容器符合标准;物流环节中,我们严控运输温度,避免外界因素影响;加注过程中,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带独立包装的导流管,让加注更结清、便利,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。”秦建表示。
 
      其实,在车用尿素发展相对成熟的欧洲,加注站的形式已逐渐取代了传统加注方式。这种固定的加注形式不仅让车用尿素的加注更为便利、清洁,同时,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车用尿素的存贮环境。随着我国车用尿素产业的不断发发展,加注机、加注站的研发和建设逐渐布网、普及。
 
      与此同时,可兰素也在与中石化开展合作,积极布局加注站的建设。秦建告诉记者,目前,加注站的建设已全面启动,在已建设完成的几十座加注站使用中,加注过程安全、环保,用户反映良好。未来,加注站的建设还将向着更广阔的市场推广。